一、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應注意的問題
1、做到合理安排施工順序
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順序主要為基礎工程一(測量放線一土方開挖一基礎墊層一鋼筋安裝一模板安裝一澆筑混凝土一混凝土養護)一主體施工一屋面防水工程序。安排施工順序看似簡單容易操作,實則不然。安排施工順序必須謹慎,一旦發生細微的錯誤就會直接影響到施工的整體質量和施工進度,安排好施工順序,施工由此就會順利的進行下去,減少成本投入,加快施工進度,而施工順序安排的不合理,很可能造成許多麻煩,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后果與損失,所以,應該對施工順序進行合理、細致的規劃,并且在施工之前細致的勘察施工現場,為安排施工順序打好基礎。
2、在樁基施工對其技術細節的分析
1)在樁基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對混凝土強度進行實時的監測,查看樁身內部的混凝土強度是否符合預設的數值,如果不相符合,差值是多少,以便于進行補修,測量工作也是相當重要的,常用的測量工具是經緯儀,最大的誤差不超過百分之零點五,如果誤差超出了這個范圍,需要立即棄用,這也是出于避免樁身發生斷裂的需要。
2)在實際的樁基施工過程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接樁工作的開展,在操作施工的過程中,進行接樁運行時,進行焊接銜接一般要選擇在離樁身不到一米左右的位置。
3)在樁帽和送樁器的選擇上,要保持外形上的相互匹配,而且在強度和剛度等的選取上也一定要合格。
二、樁基處理的一般要求
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樁基處理要遵循以下幾個要求:
首先需要弄清楚樁基三個發生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要根據原因尋求具有經濟性、合理性、可行性、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最后還要防止事故的處理對其他施工產生較大的影響。
三、樁基施工的質量控制方法
1、補沉法
預制樁入土深度不足時,或打入樁因土體隆起將樁上抬時,均可采用此法。
2、補樁法
補樁法可采用:樁基承臺前補樁當樁距較小時,可采用先鉆孔,后植樁,再沉樁的方法;樁基承臺或地下室完成再補靜壓樁。此法的優點是可以利用承臺或地下室結構承受靜壓樁反力,設施簡單,不延長工期。
3、補送結合法。
當打入樁采用分節連接,逐根沉入時,差的接樁可能發生連接節點脫開的情況,此時可采用送補結合法。首先是對有疑點的樁復打,使其下沉,把松開的接頭再擰緊,使之具有一定的豎向承載力;其次,適當補些全長完整的樁,一方面補足整個基礎豎向承載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補充整樁的可承受地震荷載。
4、糾偏法
樁身傾斜,但未斷裂,且樁長較短,或因基坑開挖造成樁身傾斜,而未斷裂,可采用局部開挖后用千斤頂糾偏復位法處理。
5、擴大承臺法
樁位偏差大原設汁的承臺平面尺寸滿足不了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可用擴大承合法處理。